第391章 诸多选择(1 / 2)

第391章 诸多选择

一辆辆马车牵过来,将想走的人及其家眷全部送走。

而州牧收到秦家送的刺头,哼笑一声,将这些人全部发配到矿山当苦役去了。

北岭村这边,秦君献一系列动作下来,剩余的迁徙民众再不敢有二话,全都遵循亲兵的指引乖乖搬运家当入住窑洞。

齐家众人旁观了整个过程,回去说给齐太傅听。

齐太傅点头道:“合该如此,唯有恩威并施,方能人心向背,百姓归心。”

与齐太傅想法一致的还有不少人。

外面的动静太大,秦家众女眷听在耳中,老夫人道了一声:“献哥儿做得好!真当咱们家是吃素的了?!”

其他女眷纷纷应和,直言批判那些人不识好歹。

独自一人在书房消遣的苏云宛作为另类旁观者,对秦君献颇为改观。

他这一手,将浮躁的人心全部震慑住了,颇有大将挥斥方遒的风范。

待迁徙民众安顿好后,秦君献让每家每户出一个代表在旷地集合。

他一改刚才的冷峻,和颜纳色道:“诸位,你们的户籍这两天会落入新成立的燕云县。这个县的政策与其他县有所不同,所有土地归官府所有,你们可以分得一定量的土地耕作。”

他只将目前公布在外的消息道出,并未说取消人丁税之事。

即便如此,也引得全场哗然。

在冀州的时候,大部分人的粮食财物都被叛军抢走,他们再怎么节衣缩食,也难以长期支撑下去,加上留在冀州还有染上疫病的风险,这才抱着当长工的想法,跟着秦家远迁到幽州谋求生计。

无论如何,都会比染上时疫病死或者断粮之后饿死强。

谁都没想到,他们不但能像其他灾荒流民一样被新的官府接纳落户,还不用沦为佃农,再利用农闲时间开荒多年才有自己的地。

“那我们不当秦家的长工了?”有人忐忑不安地问。

秦君献笑道:“在燕云县,你们可以做回老本行,也可以做秦家佃农、长工或者短工,拥有诸多选择。”

话音刚落,就有人询问道:“那我们可以先做短工吗?等来年春天,我再种地去。”

“我家也是!”

“还有我!”

众人纷纷叫嚷起来,都想先观察东家的情况,顺便出卖力气,换些过冬的粮食。

“诸位稍安勿躁,稍后我会派人上门,将所有人的信息登记在册。至于用工方面,待我看完名册再做安排。”

众人散去后,秦君献便发动亲兵,将全部的迁徙百姓登记到名册中,这一忙就忙到黄昏太阳落山之时。

秦君献将所有名册送到书房,苏云宛翻开看了看。

此次登记上册的一共有一万两千三百五十四人,名册上不仅有姓名、年龄、户籍、原籍地址、婚姻关系等基本信息,还有职业类别、擅长领域等。

大周朝在“士、农、工、商”四大类的基础上,细分出官籍、民籍、匠籍、商籍、军籍、贱籍、罪籍等户籍类别。

官籍即为当官、受封、考取功名的仕绅、乡绅家族。

民籍则是种地的农民。

匠籍就是手工业者,涵盖了盖房、木工、制陶、酿造、纺织、制鞋等领域,主要依靠手工劳动,比如泥瓦匠、木匠、铁匠、庖丁等。

商籍是指从事三百六十行商业买卖的商人。

军籍和字面意思一致,囊括了所有从军的校尉、骑兵、力士等投身行伍的人。

贱籍包括衙役、狱卒、奴仆、乐人、戏子、仵作、牙人、娼妓等。

罪籍最为特殊,是获罪流放在各地的犯人。

而登记在册的,只有民籍、匠籍、商籍三大类。

官籍、军籍之人早已在叛军围城之前,便撤离冀州城了。

冀州非流放之地,没有罪籍。

至于贱籍和罪籍之人,除非脑子被驴踢了,才会如实登记。

秦君献站在一旁道:“由于迁徙的都是冀州城内之人,有不少的人依靠手工业和商业为生,正好填补了燕云县的空缺。”

苏云宛点点头:“确实,这次迁徙,他们也肯定带上了尽可能多的能换钱的东西。”

说完,她将名册合起,“明天组织一场早市,让他们互相交换所需物品。并告诉他们,等搬入县城集市再卖东西,就要征收商税了,让他们趁机好好清一清库存。”

“好,我一会就传达下去。”秦君献应下,又谈起用工之事。

苏云宛:“选择给咱们家干活的,明日让他们修整一天,从后天开始上工。

木匠直接编入之前的木工组,制作所需家具。

烧炭匠则配上足够人手,尽快建立炭窑烧炭。

砖瓦匠,就配置到前任长史那个砖窑去,再在砖窑旁边建

最新小说: 总有废物想抢我师尊 又被恋爱线男主盯上了 病美人被迫替嫁后 工具A不可以万人迷吗 饲养人外女友后,带球跑了 穿进年代文认错老公后 ABO精神病疗愈院 校草的反派亲妈十八岁 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[直播] 李梅今天背刺诅咒之王了吗?